无锡钢格板G204/40/100PG 期待合作
浏览次数:398次
- 产品规格:
- 发货地:江苏省常州武进区
关键词
无锡钢格板G204/40/100PG
详细说明
G303/30/100、G323/50/50、G255/30/50、G325/30/80、G404/30/100、,也可以根据客户要求加工定做。

多重压力之下,连续上涨七周之久、屡创年内新高的钢价终于出现回落。
进入11月以来,钢材价格受煤炭、铁矿石等原料成本上升的影响一路高歌猛进。铁矿石原材料成本的攀升和环保的约束成为支撑这一轮钢材价格上涨的逻辑。但这种态势并未延续多久,就在上周,连涨七周的钢价“掉头直下”。
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11月11日~18日,国内现货钢价综合指数报收于114.37点,单周下跌2.97%。钢铁价格的回落,很明显会影响到钢铁企业的利润空间。而雪上加霜的是,在钢铁价格出现回落的同时,焦炭价格却仍然暴涨14.29%,创近八年来的新高。
钢企停产潮来袭
就供应端来看,雾霾天气正迫使许多区域钢铁生产企业被动减产。据不完全统计,北方多地的钢铁企业因为近来持续的环境污染而被迫限产。
山西太原已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黄色(Ⅲ级)响应。根据相关规定,太原市的钢铁、焦化、电力等重点行业企业将限产限排。而11月7日和17日,河北省分别对省内各地下达大气污染防治的1号和2号“调度令”,成为全国第一个在大气污染防治上实施调度令制度的省份。河南省环保厅环境监察总队总队长易旭升介绍到,通过组织重点区域的水泥、钢铁企业实施错峰生产,鼓励企业将设备维护、检修、更换等工作安排这一时段内进行,以有效减少河南省冬季大气污染物排放。
按照正常思路,作为钢铁生产大户的河北等省宣布限产,钢铁价格应该会出现进一步的上涨,但这种局面并未出现。
据监测的高炉产能利用率显示,各家钢铁企业虽然被动减产,但产能下滑速度却较为缓慢,在11月13日,163家钢厂高炉达产率仍为82.89%,周环比仅下降0.2个百分点。就连环保限产最为严厉的地区唐山,上周五高炉达产率也达到了83.97%,周环比甚至增加0.88个百分点。也就是说,目前钢铁生产企业减产意愿并不强,而且考虑到供暖等因素,实际限产执行效果可能不及预期。
需求端“摇摆”
受季节性因素影响,终端需求量正在逐渐转弱,全国建筑钢材钢企直供量不同程度有所缩减,呈现第二周持续萎缩的状态,且下降幅度有所增大。研究表明,目前来看,钢材市场基本确定进入冬季模式,即下游需求尤其是建筑钢材的消费量萎缩可以预见。上周统计的237家贸易商建筑钢材日均成交量为13.08万吨,周环比下降22.6%。
成交量下滑与价格大幅下挫存在较大的关联,据气象台21日6时发布的暴雪蓝色预警显示,预计21日08时至22日08时,河北东南部、山东西北部、山西东南部和中部偏南地区、陕西中部、甘肃陇东南部及南疆西部山区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雪。由此可见,北方地区入冬模式已经确立,建筑工地越来越不适合开工建设也压缩了用钢需求。
不仅是季节性因素压缩了钢铁的需求空间,中国制造业并未完全企稳事实上也限制了钢铁价格的上涨空间。新华社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国制造业PMI维持在荣枯线附近。华泰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薛鹤翔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国制造业趋稳态势确立,但上行仍需努力。
因此,江苏沙钢集团董事局主席沈文荣近日指出,在有效需求没有明显增加的背景下,近来的钢价暴涨确实不正常。他预测,这种价格暴涨态势难持续,现阶段的价格很有可能就是未来两年内的高点。
事实上,今年以来钢材价格的上涨抬升了部分钢铁企业的心理预期,因此复产之风此起彼伏。中钢协表示,中国钢产量今年或微幅增长,但中国2016年钢消费量却有可能减少1%,由此可看出,用钢市场的有效需求并不稳定。
产量和消费量之间的数差带来了钢材库存量的增加,而这也将对钢材价格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据报春钢铁网数据,从环比来看,我国重点城市钢材库存已自7月中下旬740万吨开始连续三个月上涨。截至10月中旬,全国主要城市钢材社会库存已涨至850万吨。
去产能影响钢价趋势
虽然钢价近来表现良好,但光大证券对于钢铁行业并未表现出乐观姿态,其研究报告认为,钢铁行业的基本面难有持续性好转。东北证券内部人士黄启知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钢铁行业基本面的好转才是支撑钢材价格的根本。
有多位钢贸企业负责人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钢材价格近期的上涨在今年上半年受房地产行情拉抬,下半年则受到焦炭、焦煤成本支撑,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改变了2015年钢铁行业全行业亏损的状况。不过在他们看来,坚定不移地推进去产能工作才是支撑他们对钢材市场行情保持乐观的原因所在。
中债资信认为,2016年钢铁行业去产能工作完成情况较好,甚至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且达到“稳妥”退出的要求,但全年所去产能中落后产能占据一定份额,且以停产、半停产产能为主,在产产能涉及较少,暂未对行业基本面的改善产生影响。
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巡视员夏农9日在全联冶金商会去产能促转型研讨会上表示,1至9月钢价逆势大幅度上扬,不会改变中国钢铁去产能的节奏,明年将继续推进钢铁去产能。

目前,在经历周初的暴跌,周中的反弹,以及周末稳中有所回落后,相信部分商家已对后市行情充满了迷茫,为帮助大家了解目前的形势到底如何,小编我在这里就把几个影响钢市的重要因素一一列举出来,以供大家做出判断。
利空因素:
1、中美贸易战
中美贸易战再次爆发是导致周初钢价下跌的罪魁祸首,目前中美双方均互相对对方的商品额外征加了关税,未来2-3周不乏出现转机的可能。从实际影响来说,中美贸易战对钢市更多是心态方面的影响,如果未来一段时间形势没有新的变动,对钢价的影响将逐步减弱。
2、南方雨季将至
本周长江流域南部雨水明显增多,而随着6月的临近,江南、华南一带将逐步进入梅雨季节,虽然最重要的京津冀地区影响较小,但南方地区终端需求的减弱将难以避免。
3、产量居高不下
根据统计局数据,4月我国粗钢产量增长12.7%至8503万吨,4月粗钢日均产量283.43万吨,创历史新高,虽然进入5月以后钢企开工率逐步由涨趋稳,但并没有下滑迹象,在后期需求萎缩的背景下,供给居高不下无疑对于钢价将形成一定打压
利多因素
1、铁矿石价格暴涨,成本支撑坚挺
由于本周三巴西淡水河谷矿坝再次曝出面临溃坝的消息,铁矿石价格近期持续上涨,普氏指数更是突破100美元大关,钢企生产成本因此大幅上升。在这种情况下,钢企必然不愿独自承受这种负担,因此其挺价意愿的坚决显而易见,而考虑到目前钢企在钢价定价权中相对强势的地位,钢企的挺价往往能获得成功。

m.glggb88.b2b168.com

多重压力之下,连续上涨七周之久、屡创年内新高的钢价终于出现回落。
进入11月以来,钢材价格受煤炭、铁矿石等原料成本上升的影响一路高歌猛进。铁矿石原材料成本的攀升和环保的约束成为支撑这一轮钢材价格上涨的逻辑。但这种态势并未延续多久,就在上周,连涨七周的钢价“掉头直下”。
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11月11日~18日,国内现货钢价综合指数报收于114.37点,单周下跌2.97%。钢铁价格的回落,很明显会影响到钢铁企业的利润空间。而雪上加霜的是,在钢铁价格出现回落的同时,焦炭价格却仍然暴涨14.29%,创近八年来的新高。
钢企停产潮来袭
就供应端来看,雾霾天气正迫使许多区域钢铁生产企业被动减产。据不完全统计,北方多地的钢铁企业因为近来持续的环境污染而被迫限产。
山西太原已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黄色(Ⅲ级)响应。根据相关规定,太原市的钢铁、焦化、电力等重点行业企业将限产限排。而11月7日和17日,河北省分别对省内各地下达大气污染防治的1号和2号“调度令”,成为全国第一个在大气污染防治上实施调度令制度的省份。河南省环保厅环境监察总队总队长易旭升介绍到,通过组织重点区域的水泥、钢铁企业实施错峰生产,鼓励企业将设备维护、检修、更换等工作安排这一时段内进行,以有效减少河南省冬季大气污染物排放。
按照正常思路,作为钢铁生产大户的河北等省宣布限产,钢铁价格应该会出现进一步的上涨,但这种局面并未出现。
据监测的高炉产能利用率显示,各家钢铁企业虽然被动减产,但产能下滑速度却较为缓慢,在11月13日,163家钢厂高炉达产率仍为82.89%,周环比仅下降0.2个百分点。就连环保限产最为严厉的地区唐山,上周五高炉达产率也达到了83.97%,周环比甚至增加0.88个百分点。也就是说,目前钢铁生产企业减产意愿并不强,而且考虑到供暖等因素,实际限产执行效果可能不及预期。
需求端“摇摆”
受季节性因素影响,终端需求量正在逐渐转弱,全国建筑钢材钢企直供量不同程度有所缩减,呈现第二周持续萎缩的状态,且下降幅度有所增大。研究表明,目前来看,钢材市场基本确定进入冬季模式,即下游需求尤其是建筑钢材的消费量萎缩可以预见。上周统计的237家贸易商建筑钢材日均成交量为13.08万吨,周环比下降22.6%。
成交量下滑与价格大幅下挫存在较大的关联,据气象台21日6时发布的暴雪蓝色预警显示,预计21日08时至22日08时,河北东南部、山东西北部、山西东南部和中部偏南地区、陕西中部、甘肃陇东南部及南疆西部山区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雪。由此可见,北方地区入冬模式已经确立,建筑工地越来越不适合开工建设也压缩了用钢需求。
不仅是季节性因素压缩了钢铁的需求空间,中国制造业并未完全企稳事实上也限制了钢铁价格的上涨空间。新华社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国制造业PMI维持在荣枯线附近。华泰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薛鹤翔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国制造业趋稳态势确立,但上行仍需努力。
因此,江苏沙钢集团董事局主席沈文荣近日指出,在有效需求没有明显增加的背景下,近来的钢价暴涨确实不正常。他预测,这种价格暴涨态势难持续,现阶段的价格很有可能就是未来两年内的高点。
事实上,今年以来钢材价格的上涨抬升了部分钢铁企业的心理预期,因此复产之风此起彼伏。中钢协表示,中国钢产量今年或微幅增长,但中国2016年钢消费量却有可能减少1%,由此可看出,用钢市场的有效需求并不稳定。
产量和消费量之间的数差带来了钢材库存量的增加,而这也将对钢材价格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据报春钢铁网数据,从环比来看,我国重点城市钢材库存已自7月中下旬740万吨开始连续三个月上涨。截至10月中旬,全国主要城市钢材社会库存已涨至850万吨。
去产能影响钢价趋势
虽然钢价近来表现良好,但光大证券对于钢铁行业并未表现出乐观姿态,其研究报告认为,钢铁行业的基本面难有持续性好转。东北证券内部人士黄启知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钢铁行业基本面的好转才是支撑钢材价格的根本。
有多位钢贸企业负责人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钢材价格近期的上涨在今年上半年受房地产行情拉抬,下半年则受到焦炭、焦煤成本支撑,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改变了2015年钢铁行业全行业亏损的状况。不过在他们看来,坚定不移地推进去产能工作才是支撑他们对钢材市场行情保持乐观的原因所在。
中债资信认为,2016年钢铁行业去产能工作完成情况较好,甚至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且达到“稳妥”退出的要求,但全年所去产能中落后产能占据一定份额,且以停产、半停产产能为主,在产产能涉及较少,暂未对行业基本面的改善产生影响。
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巡视员夏农9日在全联冶金商会去产能促转型研讨会上表示,1至9月钢价逆势大幅度上扬,不会改变中国钢铁去产能的节奏,明年将继续推进钢铁去产能。

目前,在经历周初的暴跌,周中的反弹,以及周末稳中有所回落后,相信部分商家已对后市行情充满了迷茫,为帮助大家了解目前的形势到底如何,小编我在这里就把几个影响钢市的重要因素一一列举出来,以供大家做出判断。
利空因素:
1、中美贸易战
中美贸易战再次爆发是导致周初钢价下跌的罪魁祸首,目前中美双方均互相对对方的商品额外征加了关税,未来2-3周不乏出现转机的可能。从实际影响来说,中美贸易战对钢市更多是心态方面的影响,如果未来一段时间形势没有新的变动,对钢价的影响将逐步减弱。
2、南方雨季将至
本周长江流域南部雨水明显增多,而随着6月的临近,江南、华南一带将逐步进入梅雨季节,虽然最重要的京津冀地区影响较小,但南方地区终端需求的减弱将难以避免。
3、产量居高不下
根据统计局数据,4月我国粗钢产量增长12.7%至8503万吨,4月粗钢日均产量283.43万吨,创历史新高,虽然进入5月以后钢企开工率逐步由涨趋稳,但并没有下滑迹象,在后期需求萎缩的背景下,供给居高不下无疑对于钢价将形成一定打压
利多因素
1、铁矿石价格暴涨,成本支撑坚挺
由于本周三巴西淡水河谷矿坝再次曝出面临溃坝的消息,铁矿石价格近期持续上涨,普氏指数更是突破100美元大关,钢企生产成本因此大幅上升。在这种情况下,钢企必然不愿独自承受这种负担,因此其挺价意愿的坚决显而易见,而考虑到目前钢企在钢价定价权中相对强势的地位,钢企的挺价往往能获得成功。

m.glggb88.b2b168.com